点赞!《组织人事报》刊登我办援派干部工作感悟
发布日期:2023-03-27 浏览次数: 来源: 字号:[ 大 中 小 ]
从江南盛地到红色圣地,我办援派干部韩代贵已经在延安挂职工作了1年半时间。期间,他走遍延安的13个县区,到过王家湾、桑柏村、羌村等偏远乡村,走进杨家岭、胜利山、瓦窑堡等红色故地,读过10多本关于延安的历史书籍,接触到更多的人,熟悉更多的事,掌握更多的知识:太阳能的生产环节有多少,风能的投资回收期有多长,当地苹果产业有何优势,两地合作新领域有哪些……
他把这1年半对口帮扶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凝聚成一篇工作感悟。近日,《组织人事报》以《身处黄土高原 接续奋斗奉献》为题进行了刊载。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,进一步加深对“延安精神”的体悟,做接续奋斗奉献的践行者。
原文如下:
2021年6月,经市委组织部公开遴选,我从无锡奔赴延安工作。
回顾这1年半的对口帮扶工作,感想很多:
一是对口合作协作工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很重要。延安工业主要集中在能化产业,其他产业配套程度低,3个结对县2018年摘掉国定贫困县帽子。其他10个县区基本以农为主,基层财政以转移支付为主。我们的帮扶资金,在结对地区的基础设施、民生项目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,政府引导十分必要。锡延协作引进的斯派尔集成建筑项目受制于市场规模,难以做大做强,已转型到农业物资生产领域;同时,协鑫能源、远景科技等新能源企业专注于延安风力和光照资源优势,主动持续赴延考察市场,充分发挥了市场主导作用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政府分内事,更要因势利导发挥市场主导作用,产业合作方能行稳致远。
二是强大的责任、无私的爱心才能推动工作发展。挂职以来,我时刻提醒自己是无锡广大援派干部的光荣一员,后方将巨大的资源配置给工作组,前方当我们挂职干部是自己人,两地情谊双手托,我们挂职干部无不感到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是我们的共同情怀。1年半来,我走遍了延安的13个县区,走进了杨家岭、胜利山、瓦窑堡等红色故地,走进了王家湾、桑柏村、羌村等偏远乡村,读完了10多本关于延安的历史书籍,除了显著的红色文化、昭彰的黄土文化,我还关注到遥远的边塞文化,关注到古老延州与吴文化源远流长的交流史,文化旅游产业必将成为锡延合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。
三是挂职锻炼、成长了我。援派挂职为我提供了更高、更广阔的平台。在这里,我接触到了更多的人,既有政府官员,也有企业家,还有社会爱心人士;熟悉了更多的事,既有更高层次政府的运作,也有更多市场的思考,还有许多社会公益事业的运作;明白了更多的知识,太阳能的生产环节有多少,风能的投资回收期有多长,延安的苹果产业优势在哪里,两地政府运行理念有何不同,干部队伍的差异在哪里,既启人思考,也促人成长。
无锡延安的合作要全面加强且深化,每个干部都要真正从内心去做、去认同、去热爱,绝不能当任务完成,当任务完成是没血没肉没灵魂的,当任务完成是对党的光辉历史的淡漠。我正身处黄土高原,也定将怀揣奉献之志,接续奋斗在东西部协作延安的光荣征程中。
[作者系江苏无锡市东西部协作延安市挂职干部,延安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(挂职),无锡市委编办政策法规处处长]
来 源:《组织人事报》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
关闭窗口